金晓林

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哪里

智夫勤:

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通常来说,学校的关注点主要是聚焦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上,而对于教学的对象--学生,则很少关注或关注不足。事实上,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要管好老师的教学管理,更要管好学生的学习管理,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尤其是学生课外的学习管理,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来看,那么这个管理系统必然是不够完整的。而不完整的管理系统则意味着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或缺失,管理上的漏洞或缺失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但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学习指导同样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思考和引导。关注学生,研究学情,读懂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常规,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将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一、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导


1.介绍学科特点: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为此,在学生接触一个新学科时,必须及时为他们介绍学科的主要特点,课程的构成系统,引导学生初步从宏观方面认识一个学科,为学生走进该学科作前期重要的铺垫。


2.展示学科魅力: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应用,为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开课之机,及时展示该学科当今在社会以及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未来在某些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从而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3.指导学科的学习方法:我们常说,与其授人以鱼倒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求知的方法远胜于单纯被动地获取知识。为此,一个好老师应该更多为学生指导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只单纯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一旦掌握了重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就能在求知路上看准方向并乐于发现与探索,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不断体会收获学习成果的成功感。


二、认真制订有效的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确保学生有序、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是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从完整的学习过程来看,学习常规包括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重要的环节。


1.课前:课前要求学生主动提前预习,提前进入角色。比较理想的预习应该是在老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预习要有比较科学的导学引领和具体的学习任务,不能简单、笼统地布置预习任务。一是要考虑预习任务的指向性;二是要突出预习任务的基础性(一般来说,是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与理解就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问题,而不是耗时较长的探究性问题);三是要有指导具体的预习方法;四是要考虑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可行性,在时间上要考虑各个学科所需的时间。一般来说,各科预习任务耗时控制在15到20分钟为宜。


2.课中:课中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学习资料以及相关文具的准备,确保老师钟声一响就能正常上课。在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个体活动、组内活动、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活动。另外,还要要求学生及时做好必要的笔记。


3.课后:课后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和整理当天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笔记,并尽可能补充或拓展在个人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基础上的笔记。在复习的基础上才开始做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再适当提前预习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任务。必须指出的是,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很难挤出时间来预习,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为此,理性控制课外作业总量,把预习也列入学生课外作业的范畴,才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预习中去。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


1 .课外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计划一般是指学生的课外学习计划,因为堂上的学习任务通常是在老师的掌控下进行的。如果学生能自觉制订一个比较科学、有序的课外学习计划,就能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空间和拓展课外的学习资源。具体。来说,一是自习课的计划,二是晚自习的计划,三是周末自主学习计划,四是零碎时间的学习计划。在时间上要学会统筹安排,在内容上要分出轻重。要明确哪些任务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可以选择性完成的,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巩固性的,哪些是拓展性的,哪些是可以暂缓的。


2 .考前复习计划的制订:学生在阶段学习过程中离不开阶段性的考试,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测阶段教与学的效果,以便及时作出水平诊断与问题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提前制订考前的复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一是明确复习的内容,二是指导科学的复习方法,三是要落实具体的时间安排。为了确保复习的有效性,复习前还应该做好复习资料的整理(对考试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如:练习类、试题类以及错题类,以便随时查找备用)。


四、强化“两种意识”


1.规范细节意识: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种感受也许平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在规范的大考中(如中考和高考),关键性的细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学生的规范意识必须从基础年级抓起,一抓三年。这些规范细节包括:作业规范、填涂规范,用笔规范和纠错规范。答题的细节主要体现在书写清晰美观,卷面整洁,标点符号、学科术语精准等)。


2.反思纠错意识:强化学生的反思纠错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质疑和探究,学会分析与归因。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或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重视,并视纠错是一种对自己高度负责的学习行为。从反思的层面来看,就是要学生落实“三个反思”:一是课后反思,二是练后反思,三是考后反思。从纠错的层面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收集错题,逢错必思,逢错必纠。 (来源:朴实无华  阅读原文

评论

热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