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林

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

智夫勤:

      所谓和谐教学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谐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它不是研究某一学科或某一学段的分科教学法,是研究各个学科、各个学段教学的综合教学法。但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以在和谐教学基本原理和模式的指导下,形成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模式。

        一、对教学中“和谐”的辩证理解

       1. 和谐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它们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它们配合得不够合理,就会形成一种分力,每种要素不但自身的优势不能发挥,还会抵消别的要素的功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考虑如何使教学的各种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教师从备课到上课一直贯穿的思想。

       2. 和谐是动态的优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矛盾状态,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和谐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一种新的“和谐”。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状态。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准确把握各种教学要素和环境的变化规律,及时地调整各种要素的搭配关系,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这就好比是一支乐队,教师是这支乐队的指挥。每一个乐手都想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而任何不和谐的音符都会影响到整首乐曲的效果。指挥的作用就在于协调各个乐手的演奏,使他们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必须与别的乐手密切配合,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简单组合。

      3. 和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谐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夏夭兹博在《杂想篇》中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比例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这段话揭示了和谐与真善美的关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和谐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二、和谐教学的四大要素与六种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又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谐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一条主线。这六种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教师与学生要和谐。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在《给学习自由》一书中说:“在学习开初,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课的组织、视听工具的使用和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靠这关系之中的态度。”任何人都有希望被他人接纳、看重、欣赏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在课堂上满足,靠的是教师、学生的相互给予,当然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给予。

       2.教师与教材要和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教材是个例子,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了,主要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上课时师生忙于互动和表演,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却很肤浅。其实,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一个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法,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连不起来,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次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

       3.教师与方法要和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都不是,这二者实际是教学的目的。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没有责任感,知识学不好,能力也发展不好。而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他自己就会认真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唯恐学习搞不好;而有的学生得过且过,从来不把学习当回事,能偷懒就偷懒,能不做就不做。这些都是学生责任感的表现。

      学生责任感的大小不仅与学习的目的性和学习习惯有关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关系。如果老师每次只让学生完成很小的任务,学生的压力小,责任小,思维的潜能就难以发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因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学生只要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住就是好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潜能就发挥不出来。

      还有的老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每个问题的难度都不大,就像把一个苹果切成了若干小片,学生不费力就能吃下去。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需要动脑。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没有责任感,没有压力,也不需要认真动脑,只要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就是好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问题切割的很小,而是一开始就把主要任务和全部任务交给学生,并且有时间和检查的要求,看学生怎么办?就如同把一个完整的苹果交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吃完,看学生怎么吃?这时他就有了压力,有了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有了动力,他就要想办法调动所有的智慧和潜能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潜能往往是教师估计不到的。

       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构建。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世界的意义,因而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意义的建构各不相同,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正由于此,所以教师不要把自己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来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和建构。

      4.学生与教材要和谐。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教材,还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所以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也很重要。首先,学生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与教材中的新知识联结起来,不能出现知识的断层,也不能出现“夹生饭”。其次,学生要通过预习,对新教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实,预习不仅是感知新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了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不讲或少讲。学生在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在他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老师讲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如果学生课前没有预习新教材,在老师讲课时往往会“跟着感觉走”,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和难点,思维跟不上趟,学习效果就差。

      5.学生与方法要和谐。教法一定要适合学情,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这就是所谓学情。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很重要。

      第二,同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也应灵活变通,不能千篇一律,机械照搬。

      第三,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不然只有教师一相情愿,往往会事与愿违。如有些老师试图用启发式教学,结果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师在运用一种新的方法教学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这种方法的优点、具体操作程序,便于学生主动配合。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讨论,如果教师不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则不知道重点学什么,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在讨论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得要领。所以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配合默契,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么做,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6.教材与方法要和谐。我们常说教学要“因材施教”,在这里“材”是指学生,是指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对症下药,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要求一律。但这个“材”也可以看作是“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谐教学虽然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在各科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不同和教材的特点有多种变式,形成更为具体的教学模式,如小学语文和谐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等。甚至同一学科,根据课型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教学现代文教学的模式,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写作教学的模式,理科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等等。这就是我提出的“一科多模”的观点。这些教学模式的不同,很重要的就是考虑到教材与方法的关系问题。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教学内容的规律,总结一类知识的学习方法等,都是要做到教材与方法的和谐。

      以上是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如果配合恰当,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和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来源:王敏勤新浪博客  阅读原文


评论

热度(1)